联系我们 contact
- 电话:400-633-9488
-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- Q Q:2095402497
- 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光谱中路11号云升科学园B1栋1401房
49图库tkcom资料图Guangzhou jia elevator engineering co., LTD
- 备案号:粤ICP备05090123号百度统计
- 主营:加装电梯 旧楼电梯加装 住宅加装电梯


旧楼加装电梯是解决老年人、行动不便人士“出行难”、提升幸福感的好事;同时也是需要协调多方诉求、利益,符合各种技术规范、确保楼宇安全的难事。广州从1997年批准第一台加装电梯开始,持续不断实践探索、改革创新,建章立制、优化服务、强化管理,经历了整整27年,截至2024年9月底,全市累计推动加装电梯批复通过18005台,建成15190台,惠及居民100多万人,审批和建成数在全国排名第一。
在广州,有不少加装电梯的“优等生”,他们究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“通关秘籍”?近日,记者深入海珠区、越秀区加装电梯的社区一线进行实地走访,探寻加装电梯、基层治理的优秀案例,为仍然数量巨大的、有加装电梯需求的街坊提供经验参考。
广州全市加装电梯已建成15190台
如何协调?“四师两员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
加装电梯本质上是居民自治行为,遵循“业主自愿、政府扶持,社区协商、兼顾各方,依法合规、保障安全”的原则。在满足楼栋“大多数人”加梯需求的同时,因通风采光受阻、楼层分摊系数、低层补偿方案、消防通道、小区绿化和公摊面积占用等种种问题也会出现,甚至会造成邻里矛盾激化。
“加装电梯最重要、最关键的是要化解好业主之间的矛盾纠纷”,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道奋勇社区党委书记许立表示:“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,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”
广重社区是沙园街道十个社区之一,这里原来是广州重型机械厂职工宿舍,74栋住宅建于20世纪80年代,目前已成功加装68台,覆盖率达91.8%。走在广重社区里,许立对各个楼栋加装电梯的“故事”如数家珍:“这栋楼下面是地铁8号线,加装电梯不能采用传统的挖孔桩模式,而是采用了筏板基础,电梯重量达到100吨;这栋楼是最困难的裙楼加装电梯模式,由于对裙楼造成了遮挡,造成商业价值贬损,最终经过协商给予裙楼业主31万元补偿;这栋楼的业主间矛盾比较大,还到电视台的节目现场协商过也未能化解,靠着我们持续不断地做工作,最终也成功加装了……”
许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已有21年,从2016年开始接触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类的纠纷调解工作,如今他已经成为居民眼中的“加装电梯专家”,他也受聘成为广州市第一批“四师两员”协调机制志愿者成员,参与过全市众多加装电梯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。
加装电梯虽然是居民自治行为,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协调问题让居民自行解决。所谓“四师两员”是指社区规划师、建筑师、结构设计师、律师、公证员、人民调解员,他们成为广州加装电梯工作的“润滑剂”“助推器”。沙园街充分发挥社区民主议事厅的协商议事作用,就居民关心的加装电梯热点难点,链接社区律师、调解员、居民代表、职能部门、设计单位等提交议事会商讨。
社区律师黎斌是许立的好搭档,一起解决过不少加装电梯的纠纷,在黎斌看来,解决矛盾纠纷是和人打交道,关键是要坦诚和互相尊重,“有一个案例我印象很深,有个楼栋的加装电梯已经获批,但施工时擅自增加了电梯的尺寸,这样就有居民不乐意了。虽然基坑都已经挖了,但一年多就是没法开工。最终还是我们带着擅自改了施工图的居民一户户上门道歉,并承诺按图施工,最终才加装成功的。”
如何设计?加装1台电梯+连廊 解决100多户居民出行
在海珠区工业大道中375号,一个巨大的“丰”字型电梯连廊引发关注,网友们也啧啧称奇。原来这里7栋楼共同加装了一台电梯,并通过“丰”字型连廊进行连接,确保楼间距合理,避免对楼栋采光造成严重遮挡。住户集中使用一台梯井,避免了传统模式在楼板上穿洞、多梯口架设多条梯井的做法,降低楼宇承受荷载,减少建筑结构改动,市民出行无需接驳换乘,同时节省了用地面积,降低了经济成本。如今该电梯解决了一百多户居民的出行问题。
业主毕阿姨告诉记者:“我们这几栋楼布局比较特殊,负一层至二层是裙楼商铺,三至九层为塔楼,考虑到楼板的承重问题,采取传统的每个楼栋加装一台电梯的方式就比较困难。但我们这里老人家又多,急需加装电梯,在设计单位和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下,最终有了这个加装一部电梯+连廊的方案。”
毕阿姨全程参与了加装电梯的居民协调工作,她表示:“为了加装电梯,7栋楼一百多户,我们是一家家上门征求意见的,搞了两三年,去年底终于用上了电梯,真是给我们老人家解决了出行的大问题,太高兴了。”毕阿姨还告诉记者,这种电梯+连廊的方式,价格上更加便宜,“正常加装一台电梯在70万左右,我们这平均下来,每个楼栋的价格是30万元左右。”
有裙楼的住宅加装电梯是旧楼加装电梯的一大难点,面对群众的困难,作为审批部门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不仅是依法依规地进行审批,还为群众出点子、想办法。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在符合《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》《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技术规程》等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的前提下,希望尽可能地圆群众的“电梯梦”,争取实现有条件、有意愿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“能加尽加”。
海珠区逸民里16号、17号同样也是商住两用的综合体大楼,1、2层为滨江街道办事处办公场地,3至9层为住宅,居民上下楼需要先经1至3层的公用楼梯,到3楼平台再转换2个建在天井内的单独楼梯,传统毗邻楼梯加装电梯的方案仅能到达三楼平台。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积极介入下,会同滨江街道办、海城社区居委会、快科电梯公司等多次协商探讨,最终提出了3层以上建造不落地电梯的大胆设想,有效促成全国首例“不落地”电梯成功投入使用。
如何提速?全国首创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新模式
广州是超大城市也是老城市,近年来,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。虽然广州加装电梯审批和建成数在全国排名第一,但相对于巨大的潜在需求,加装电梯仍亟需提速。据统计,广州全市老旧小区住宅待加装电梯的存量约10万栋,集中在中心城区,居住群体多为老年人,加梯需求十分强烈。为此,2018年广州在全国首创“统一规划、统一批复、统一建设、统一运维”的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新模式,通过政府向居民送设计方案,多部门集中联合审查方案,免予个案规划许可,简化了工作流程。截至2024年9月底,全市累计完成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规划4002个梯口。
“此前加装电梯大多是个案审批,居民申请下来长达十年的都有,短的也需要一年。而如果统一联审,从规划设计方案到联审,最快2个月就可以搞定。”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而且“统一规划、统一批复”还可以节省电梯方案设计费、审批代跑费约1-3万元,省钱省事更省心。
水荫路34号大院是广州中心城区速度最快且是第一个成片连片加梯试点小区,大院内共有7层及以上无电梯楼共51个梯口。2020年,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技术团队编制完成了水荫路34号大院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规划方案。
水荫南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高兰表示:“成片连片加装电梯给居民带来很大便利,我们从2019启动加装电梯事宜,到去年年底就完成了42台电梯的加装,具备加装条件的楼栋基本都已加装了电梯,覆盖率达95%以上,速度也是很快的。”高兰仍然记得,2021年水荫南34号大院连片加装电梯首个工程开工时的喜庆热闹场面,“大家一起切乳猪、放花炮,还有老人家激动地抱着我,那时我深切感受到,加装电梯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。”
成片连片加装电梯模式也迭代升级,海珠区新港中路375号大院也计划采用成片连片方式加装电梯。近日,广州建筑城市更新有限公司的团队在小区内开展了加装电梯的宣传,面对面地了解居民的需求、解读居民的疑惑。“作为广州市属国企的城市更新平台,我们也是近期才开始介入旧楼加装电梯工作。”广州建筑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在成片连片加装电梯中为居民提供一种更好的选择,以更优惠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。”
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:“过去加装电梯的方案获批后,居民一般是自行寻找施工单位来加装,目前广州市约有1000家的加装电梯中介公司。但这些公司规模小,难监管,业主与之签订合同、付了定金后,公司跑路的事情也时有发生。大型国企的加入在提高加装电梯效率的同时,质量也会更有保障。”
在成片连片加装电梯中,国企的介入有望从“统一规划、统一批复”真正过渡到“统一建设、统一运维”,将加装电梯真正办成居民叫好的“民心工程”。来源:广州日报
免责声明:以上图文,贵在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【本文标签】 加装电梯
【责任编辑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