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contact
- 电话:400-633-9488
- 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- Q Q:2095402497
- 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光谱中路11号云升科学园B1栋1401房
49图库tkcom资料图Guangzhou jia elevator engineering co., LTD
- 备案号:粤ICP备05090123号百度统计
- 主营:加装电梯 旧楼电梯加装 住宅加装电梯


今年8月,随着最后一部加装电梯的竣工,上海静安区闻喜路251弄小区完成了其60个楼栋的电梯加装全覆盖,惠及了1412户、共计2920位居民。这一成就标志着该小区在提升居住品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,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那么,闻喜路251弄小区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呢?
从一楼居民开始的破局
在传统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过程中,协调低层居民一直是一个难点。然而,闻喜路251弄小区的加梯工作却从一楼居民入手,打破了僵局。
2019年5月,小区4号楼成功签约加梯项目,成为小区首个加装电梯的楼栋。促成这一突破的是住在一楼的一对老夫妻。虽然他们自身对电梯需求不大,但他们看到楼上老邻居们因爬楼而困扰,尤其是四楼一位瘫痪在床的老年居民,常年无法下楼,偶尔就医也要大费周章。老夫妻主动向居民区党总支请缨,帮助推动加梯工作。
他们逐一拜访邻居,耐心解释加梯的好处,最终赢得了大多数居民的支持。尽管低层居民受益较少,且生活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,但他们被两位老人的助人精神所感动,最终同意了加梯方案。4号楼以100%的居民同意率签约了加梯项目。
让低层居民感受到“获得感”
在加梯过程中,临汾路街道注意到了低层居民的付出和贡献,并积极探索让他们感受到“获得感”的方法。街道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为加梯楼栋配套进行美化楼组的项目,包括粉刷和修整底层空间,在有条件的单元门口修整绿化。这些改造虽小,却大大提升了低层居民的生活质量,使他们在加梯后有了更多的“获得感”。
居民自治与街道支持的完美结合
加装电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,涉及到工程审批、施工、验收、运维等多个环节。为了推动加梯工作,临汾路街道提出了“把党支部建在电梯上”的理念,在所有有加梯需求的小区成立了“加梯党支部”。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担任书记,吸纳业委会、物业公司、派出所、律所、电梯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党员担任委员,共同推动加梯工作。
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,临汾路街道创新推出了“三个支撑平台”和“三本指导手册”,为加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“三个支撑平台”包括楼组层面的协商平台——“楼组议事会”,居民区层面的沟通平台——加梯党支部,以及街道层面的数字平台——为加梯楼栋进行“精准画像”。“三本指导手册”则包括《群众工作指导手册》、《办理流程指导手册》和《后续管理指导手册》,明确了各方职责分工,简化了加梯流程,并提供了后续管理的专业建议。
探索加梯后的管理新模式
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梯竣工并投入使用,如何管理和维护这些电梯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。临汾路街道积极探索加梯后的管理新模式,推出了“建管一体”、“保险+服务”和物业托管等多种维保管理模式,确保每一部电梯都有专人管理。
此外,街道还与光大银行合作,探索了加梯管理资金监管的新模式。通过开设“1+60”个账户(即一个业委会总账户,60个楼栋分账户),并设置“白名单”制度,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。
数字化手段助力加梯管理
为了提高加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,临汾路街道开发了“数字驾驶舱”平台,实现了对电梯年检等工作的智能提醒。这一平台的应用,大大减少了人工记录的疏漏,提高了管理效率。
结语
闻喜路251弄小区的成功经验表明,加装电梯不仅需要居民的自治和互助,更需要街道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创新管理。通过党建引领、群众参与和科技支撑,临汾路街道为其他社区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,展示了如何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,提升居民生活质量。未来,随着更多社区的加入,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,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捷的生活。
【本文标签】 加装电梯
【责任编辑】